俞家成
摘要(Abstract):
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具有调动耕地保护积极性的重要作用,但制度内容尚未形成,根源在于耕地保护补偿法律内涵未获澄清。建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应围绕填补权利“特别牺牲”的核心属性,明确正向激励评价为补偿的附随功能,以耕地发展权“特别牺牲”情形为补偿适用范围。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价值“三位一体”保护目标下,永久基本农田存续及种植用途管控构成耕地发展权“特别牺牲”,一般耕地存续及耕地质量保护仅导致利益减损,耕地生态保护的权益影响不构成“特别牺牲”。未来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相关立法应规定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明确对永久基本农田承包经营权人或所有权人、承担粮食种植义务的耕地承包经营权人给予补偿。应通过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保障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并使耕地保护补偿与耕地保护补贴等制度衔接组成充分涵盖耕地保护情形的积极性调动机制。
关键词(KeyWords):耕地保护补偿;耕地发展权;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用途管控;管制性征收
基金项目(Foundation):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强耕地保护领域立法研究”(项目编号:23AZD042);;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的体系化建构研究”(项目编号:KYCX24_336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俞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