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彤
摘要(Abstract):
如何使以跨国公司为典型代表的工商企业侵犯人权行为的受害者获得有效司法救济,不仅是联合国所确立的工商业与人权领域的关键议题之一,也是完善公司海外侵权法律问责机制的重要内容。鉴于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治理差距以及碎片化的国际法无法有效规制跨国公司海外侵权行为等原因,应用母国诉讼作为司法救济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母国诉讼兼具跨国法与社会法的双重属性,处于公法与私法的交汇地带。由于不同法域政治现实和法律传统的迥异,母国诉讼的生成和演进有其不同的路径。以跨国公司民事责任为逻辑特征对母国诉讼进行类型化分析,可将其归纳为母公司责任案件与供应链核心公司责任案件。我国兼具跨国公司母国和全球供应链中重要国家的双重身份,对上述两类案件的法理依据进行阐释,有助于为我国应对母国诉讼提供因应性智力支持。
关键词(KeyWords):跨国公司;司法救济;供应链尽责立法;工商业与人权
基金项目(Foundation):2020年教育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工商业与人权:国别、区域与全球最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JJD820006);; 2022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CSC20220627006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王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