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要(Abstract):
民事庭外作证方式的扩张表现为两种基本模式:庭外作证方式多样化、庭外作证条件低阶化。由此使庭外作证手段呈现繁复多变的色彩。欲厘定具体庭外作证方式选择所应遵从的程序法理与规则,须准确透视复杂庭外作证现象下的体系构造。以单一基准衡量,各庭外作证方式与直接言词原则的距离呈现远近分层的静态构造;以双重基准衡量,直接言词原则与成本衡量决定各庭外作证方式分层呈现模糊性、相对性的动态构造。静态构造与动态构造均对庭外作证方式选择发挥规范与引导作用,法官在两种构造的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平衡,保证庭外作证运用的妥当性与可接受性。
关键词(KeyWords):庭外作证;静态构造;动态构造;价值平衡
基金项目(Foundation):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证人庭外作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BFX06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