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轩
摘要(Abstract):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作为国家赋予农民财产权益的重要举措,有着稳固的逻辑基础。宅基地保障功能和财产属性的价值判断是两者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替代表达,可以融贯于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规则设置之中。政策语用的变化,凸显出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价值。宅基地使用权的学理解释不仅在立法中偏向于所有权的属性,而且在三权分置的政策中被拆分成纯粹的财产性权利。受制于法律强家父主义观念,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改革在试点地区面临抵押权基础制度受限、抵押物处置机制效能弱化和政府政策扶持不足的困境。为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改革,应当放宽对抵押当事人资格、权利客体范围和权利取得条件的制度约束,促进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和抵押权实现方式的多样化,根据抵押风险程度强弱匹配不同的融资模式。
关键词(KeyWords):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财产属性;基础制度;处置机制;融资模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刘振轩